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熱門景點。Meinong



--原鄉緣紙傘文化村--

由家族成員投注全部心力,
成為美濃鎮第一紙傘之家,
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家『客家紙傘文化村』
秉持原鄉客家的傳統精神、
賦予傳統手工藝「油紙傘」文化的一股現代使命感之最佳寫照。
原鄉緣秉持原鄉客家的傳統精神,
賦予傳統手工藝『油紙傘』及凝聚美濃歷史的鄉土、文化、人文、社區等結合,
為一股現代使命感的最佳寫照。



--中正湖--

中正湖原名中圳埤位於美濃民權路旁,
佔地面積約21公頃,早期拿做灌溉並兼養魚、遊憩等功能,
是排名澄清湖 之後高雄縣第2大人工湖。
西北背山三面連接田地,風景優美,
在民國四十五年,先總統蔣公蒞臨此地,
對此湖光山色讚美有佳,地方人士乃改名中正湖,
並建了中正亭,但另外傳說是中圳埤的客家話發音和中正相似,逐改名中正湖。



--客家文物館--

原為高雄縣美濃客家文物館,
由於美濃地區為南部客家人主要之聚居地,
全鎮百分之九十以上屬客家籍人口,並通用客家語言,
加上地形獨立及親族觀念濃厚等因素,
使得美濃在語言、衣飾、美食、屋宅建築、音樂等人文方面,
仍保存傳統客家風俗與生活方式;
然在反水庫運動過程中,因凝聚濃厚愛鄉情感,
故於民國90年設立「美濃客家文物館」,
將美濃客家文化以故事性程現為主題,
營造一座具美濃客家地方特色的文物館。

民國991225高雄縣市合併,
列入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之管轄單位,
修改為「美濃客家文物館」,
並將原二級政府機關「高雄縣客家文化中心」
改制由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編制下之「客家文化中心」
持續推動客家文化之傳承與創新。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油紙傘之美。Meinong


『油紙傘』
是小編兒時對美濃所留下的第一印象...

每當踏上漫遊美濃的旅程
不論時間緊湊與否?!
依然會在行程上安排一項『油紙傘體驗』

但...小編從未認真的思考過
何謂『油紙傘』?
它的由來、歷史沿革、又是什麼?

今天,就藉由個機會
請粉絲朋友們跟著小編的腳步
一起來認識『油紙傘』吧!



--油紙傘。文化意義--
油紙傘是源於中國的紙製或布製傘,
亦傳至亞洲各地如日本、朝鮮、越南、臺灣、琉球、泰國、寮國等地,
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
隨著大陸客家人遷移至臺灣定居,也令中式油紙傘在台灣生根發展。

在早期客家庄裡,由於客家話「紙」與「子」諧音,
故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紙傘為嫁妝,
一含「早生貴子」的意思,且「傘」字裡有四個人字,也象徵著多子多孫,
而紙傘傘面張開後形成圓形,且「油」與「有」諧音,
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
宗教慶典中,也常看到將油紙傘作為遮蔽物撐在神轎上,
此是取其圓滿的意思,作為人們遮日避雨、驅惡避邪的象徵。

現時日常所用的傘多是洋傘,
油紙傘多作為藝術品和遊客紀念品售賣。


--油紙傘。歷史沿革--
美濃的油紙傘製作技術引進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約在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
是由林阿貴和吳振興延請中國的製傘師父至台灣傳授技藝,
而另一種說法則是由廣東梅縣製傘師父郭玉琴渡海來台,
落腳於高雄美濃定居,而將技術傳入美濃。
1960年代前,油紙傘、煙草和稻米為美濃地區的重要經濟收入。
1960年代時,美濃紙傘業達到最興盛,
美濃當地共有二十幾家紙傘廠且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
但之後由於台灣工業開始急速發展,
機器所生產的洋傘價格低廉且耐用易於攜帶,
台灣成為洋傘王國,使得洋傘逐漸取代油紙傘,
造成不少傳統製傘廠被迫停業。

但在1970年代時,英文漢聲雜誌曾以油紙傘作為封面,
大幅報導製傘的生活及製傘過程,
英國廣播公司也曾到台灣製作紀錄片
拍攝美濃傳統油紙傘製作過程。
加上1983年時,客家導演林福地曾在美濃拍攝連續劇〈星星知我心〉。
該劇在日本播放後,日本人對劇中的油紙傘印象深刻,
並向台灣採購大批油紙傘,挽救了當時油紙傘工業逐漸式微的命運。
1980年代之後,台灣民生經濟逐漸富裕,
美濃旅遊觀光業也開始漸漸興盛,
使得油紙傘逐漸由原本實用的生活目的轉變為與觀光結合的地區文化。



--油紙傘。研究結論--


以前總是用欣賞的眼光看這些美麗的油紙傘,
直到親自去接觸它的製作過程後才明白存在於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以及背後所花費的人力。因為工廠機械化後,
可以利用機器大量生產出外表顏色豔麗、收放自如的洋傘。
但是儘管洋傘外表顏色都很艷麗,還有許多種款式,
卻令人感覺到失去了那份用心,也缺少了最重要的文化內涵。

由於一把油紙傘的製造過程太過繁複,
導致一個人一天只能完成二至三把的油紙傘,
為了解決這個瓶頸,客家的婦女們會先在家裡做好一些步驟,
例如:『裱紙』、『繞線』,讓傘的初步架構分工完成,
再來經過更近一步的修裁、美化
最後才是師傅作畫在油紙傘上面。
這個美濃引以為傲的油紙傘,
漸漸走向衰亡的命運,關於這點,
是我們需要省思的,
文化是一個族群中最重要的東西,
而紙傘就是客家人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
我們不僅要好好保存它,更應該好好發揚它!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簡述。Meinong



--基本介紹--
美濃因開墾之時經常煙霧彌漫,故原名『彌濃』。美濃可說是南臺灣文化氣氛最濃厚,農業蓬勃發展的好山好水之地。從日據時期以來,美濃平原就因獅子頭水圳的開鑿而成為高雄縣境最大的谷倉,甚至現在的稻米產量為整個屏東平原之冠,農業發展可說是美濃建莊以來持續不斷發展的命脈。


--氣候環境--
美濃鎮屬於熱帶氣候區,高溫多雨,年平均最低溫為攝氏21.6度,平均最高溫為攝氏28.4度特產為菸葉以及油紙傘。



--旅遊景點--
美濃鎮的旅遊活動相當盛行,主要都圍繞著客家文化,延伸出古蹟、民俗等旅遊活動。特產為稻米油紙傘,風景名勝有德勝公壇、東門樓、林春雨門樓、廣善堂、敬字亭、竹仔門電廠等。2006年,原高雄縣政府觀光局在美濃規劃了七條不同主題的單車路線,分別有古蹟路線、親水路線、文學之旅、民俗之旅等,以推廣美濃的觀光產業,